证券交易系统 陇南,“生态绿”→“产业金”_绿色_发展_建设
漫步白龙江边,揽江风入怀
登顶鸡峰山巅,看满目绿意
泛舟天池湖上,观绿水青山
……
近日
陇南入选第九届黑松露奖
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
作为国内民宿品牌的“奥斯卡”
第九届黑松露奖以“松弛之境”为主题
而陇南作为甘肃这柄“玉如意”上
最美的一角
是值得前往的旅行目的地
展开剩余90%陇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,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、环境污染防治、绿色产业发展,努力实现生态“高颜值”和经济“高质量”协同并进。
陇南
因地处甘肃最南端的特殊区位而得名,因坐拥甘肃这柄“玉如意”上最美的一角而闻名。
神奇的北纬33°线横穿全境,大熊猫、金丝猴等70多种珍稀动物纵嬉喧啸,珙桐、红豆杉等60多种珍贵树种恣意生长,2400多种中药材种质资源赢得了“天然药库”之美誉,油橄榄、核桃、花椒等产量、产值居全国前列,铅锌、锑、金等有色金属的储量、加工冶炼,迈入全国地市“第一方阵”,让甘肃这座资源“大宝库”名副其实、声名远扬。
以高品质生态环境
支撑高质量发展
党的十八大以来
陇南全市聚力绿色发展
始终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
产业发展的全过程、全链条、全领域
擦亮绿色底板、彰显绿色之美、
突出绿色发展、深挖绿色价值
通过大抓项目、大抓产业、大抓生态
在发展绿色产业上下功夫
坚持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
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
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
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
构建现代产业体系
拓宽转化渠道
打造绿色银行
陇南坚持以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互融互促为导向,充分发挥特色农业、绿色生态、厚重文化、大数据平台、中医中药等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,以“生态+”带动“产业+”“文旅+”“互联网+”,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,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居全省前列。
蕴藏在青山绿水间的矿产、特色产业、旅游、文化等资源正转化增值,不断释放为经济增量,助力陇南在绿色“赛道”上加速前行。
从“全国绿色矿山典范”到“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”,从“注重资源开发”向“资源环境并重”,从“要素驱动”转向“创新驱动”,作为陇南绿色工业的标杆,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单位、甘肃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。
陇南统筹推进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、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,两当县成功创建全国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成县、徽县、康县、官鹅沟大景区、金徽矿业创建为第一批甘肃省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“两山”基地创建数量、类型均居全省第一。
已认证321个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,聚力7条农业产业链推进“甘味”品牌建设,累计培育9个“甘味”区域公用品牌和99个企业商标品牌,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。
不断增厚的“绿色家底”,给予陇南更多“财富”——
宕昌县“红绿互促+文旅融合”生态旅游、康县“美丽乡村+康养旅游”全域乡村游新业态,金徽矿业“生态文明 +工业文明”绿色矿山、两当县“双三元双向循环、八元产业联动互补”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等创新实践,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美好新陇南提供了不竭动力。
从源头上系统开展
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
陇南坚持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
源头治理,统筹污染防治、
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
全力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
深入推进“九个美丽”创建
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省唯一一个
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
生态功能持续增强
常态化开展河湖库“清四乱”专项行动,文县天池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,市水务局被评为“全国先进集体”。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,人工造林15.68万亩,义务植树1023万株,建设绿色长廊363.5公里、城区绿化4200亩,管护公益林1519.35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482.52万亩。
污染防治成效明显
编制“一河一策一图”应急响应方案,建立嘉陵江流域水质预警监测网络,各类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。油气回收联网监管平台建成运行,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省第一。土壤环境安全可控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。
以钉钉子精神
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
两当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
康县成功创建第一批
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、
“中国天然氧吧”
陇南油橄榄成功创建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
生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
播绿活绿成为“新名片”
用绿增绿成为“新路径”
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坚持生态陇南、绿色发展的取向,在筑牢“一屏障”、构建“四廊道”、打造“一高地”、创建“多基地”上持续用力。
陇南将坚定不移走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贯彻落实省政府《关于支持陇南市创建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努力打造美丽甘肃样板示范区、双碳融合先行示范区、绿色崛起特色示范区、生态城乡品质示范区。
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、推进绿色发展,持续推动陇南高质量发展的“含绿量”稳步提升。
绿色陇南
甘肃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
满满都是希望
发布于:甘肃省